藝才班設班目標及理念

 

目標

1.奠定進入高中職美術相關班的預備教育。
2.
專業科目有素描、水彩、水墨、設計、美術鑑賞等。
3.
教學上採行個別指導與團體教授,交互進行,老師均要求學生提出作品,然後老師指導講評,以加強學生之表達能力,並力求理性與感性均衡發展。
4.
每學期舉行班級作品觀摩會,及定期
舉辦美術展覽,讓學生有展示作品的機會與增進鑑賞之能力,並讓全校師生分享,提升校園人文陶冶。

5.辦理專題演講及戶外教學、寫生、參觀,增廣學生的視野,及鼓勵參加美術比賽,

6.編製畢業專輯。

 

理念

一、培育具有優異藝術才能之學生,施以專業性藝術教育,輔導其適性發展,以培植多元之藝術專業人才。

二、增進前款學生具備藝術認知、展演、創作及鑑賞之能力,以涵養學生美感情操,發展其健全人格。

 

 

能力指標

1-1-1嘗試各種媒體,喚起豐富的想像力,以從事視覺、聽覺、動覺的藝術活動,感受創作的喜樂與滿足。

1-1-2運用視覺、聽覺、動覺的藝術創作形式,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。

1-1-3 使用媒體與藝術形式的結合,進行藝術創作活動。

1-1-4 正確、安全、有效的使用工具或道具,從事藝術創作及展演活動。

2-1-5 接觸各種自然物、人造物與藝術作品,建立初步的審美經驗。

2-1-6 體驗各種色彩、圖像、聲音、旋律、姿態、表情動作的美感,並表達出自己的感受。

2-1-7 參與社區藝術活動,認識自己生活環境的藝術文化,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。

2-1-8 欣賞生活周遭與不同族群之藝術創作,感受多樣文化的特質,並尊重藝術創作者的表達方式。

3-1-9 透過藝術創作,感覺自己與別人、自己與自然及環境間的相互關連。

3-1-10養成觀賞藝術活動或展演時應有的秩序與態度。

3-1-11運用藝術創作形式或作品,增加生活趣味,美化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生活空間。

1-2-1探索各種媒體、技法與形式,了解不同創作要素的效果與差異,以方便進行藝術創作活動。

1-2-2 嘗試以視覺、聽覺及動覺的藝術創作形式,表達豐富的想像與創作力。

1-2-3 參與藝術創作活動,能用自己的符號記錄所獲得的知識、技法的特性及心中的感受。

1-2-4 運用視覺、聽覺、動覺的創作要素,從事展演活動,呈現個人感受與想法。

1-2-5 嘗試與同學分工、規劃、合作,從事藝術創作活動。

2-2-6 欣賞並分辨自然物、人造物的特質與藝術品之美。

2-2-7 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、聽覺、動覺的藝術作品,並能描述個人感受及對他人創作的見解。

2-2-8 經由參與地方性藝文活動,了解自己社區、家鄉內的藝術文化內涵。

2-2-9 蒐集有關生活周遭鄉土文物或傳統藝術、生活藝術等藝文資料,並嘗試解釋其特色及背景。

3-2-10認識社區內的生活藝術,並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,在生活中實行。

3-2-11運用藝術創作活動及作品,美化生活環境和個人心靈。

3-2-12透過觀賞與討論,認識本國藝術,尊重先人所締造的各種藝術成果。

3-2-13觀賞藝術展演活動時,能表現應有的禮貌與態度,並透過欣賞轉化個人情感。

1-3-1 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,表現創作的想像力。

1-3-2 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,選擇適當的媒體、技法,完成有規劃、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。

1-3-3 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、形式,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。

1-3-4 透過集體創作方式,完成與他人合作的藝術作品。

1-3-5 結合科技,開發新的創作經驗與方向。

2-3-6 透過分析、描述、討論等方式,辨認自然物、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。

2-3-7 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係,反思環境對藝術表現的影響。

2-3-8 使用適當的視覺、聽覺、動覺藝術用語,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。

2-3-9 透過討論、分析、判斷等方式,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。

2-3-10參與藝文活動,記錄、比較不同文化所呈現的特色及文化背景。

3-3-11 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,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。

3-3-12運用科技及各種方式蒐集、分類不同之藝文資訊,並養成習慣。

3-3-13運用學習累積的藝術知能,設計、規劃並進行美化或改造生活空間。

3-3-14選擇主題,探求並收藏一、二種生活環境中喜愛的藝術小品:如純藝術、商業藝術、生活藝術、民俗藝術、傳統藝術等作為日常生活的愛好。

1-4-1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,表現獨立的思考能力,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。

1-4-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,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,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,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,發展獨特的表現。

1-4-3 嘗試各種藝術媒體,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格的差異。

1-4-4 結合藝術與科技媒體,設計製作生活應用及傳達訊息的作品。

2-4-5 鑑賞各種自然物、人造物與藝術作品,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。

2-4-6 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、形式與媒體的特性。

2-4-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、精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,體會不同時代、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。

2-4-8 運用資訊科技,蒐集中外藝術資料,了解當代藝術生活趨勢,增廣對藝術文化的認知範圍。

3-4-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。

3-4-10透過有計劃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,表現自動、合作、尊重、秩序、溝通、協調的團隊精神與態度。

3-4-11選擇適合自己的性向、興趣與能力的藝術活動,繼續學習。